七月十八日〈星期六〉我們在日月潭,
準備前進旅遊中的第二個家「清境農場」。
趁著往清境農場方向和等候友人的時間,
來到日月潭最經典旅遊景點「文武廟」
首先進入眼簾的是兩隻朱紅色的巨獅,
由於是新光集團創辦人吳火獅所捐贈,所以當地人都以"火獅"稱之,
這對火獅也是文武廟的地標。
文武廟位於日月潭北邊山腰處,
民國二十一(1932)年,日月潭建壩儲水後,
當時潭畔水社村水社巷有龍鳳宮,北吉巷有益化堂兩廟,
有鑑於潭水過高將漫淹二廟,於是決議遷廟,
在地方人土的奔走下,於民國二十三(1934)年覓得現址,將兩廟台一,民國二十七(1938)年六月完 工。
文武廟裡~~~
有許多掛滿信徒祈福的風鈴,
成為這裡的另一大特色。
寺廟內也有街頭藝人,
這位藝術表演者,成為大陸客合照的最愛
廟前的攤位和年梯,也是觀光客的最愛,
還有電視台介紹的「阿婆茶葉蛋和紹興香腸」。
看到這樣滿鍋的香菇,連我們也禁不起美食的誘惑
沿著環湖公路後,準備前往埔里和友人相會合。
趁著空檔時間,在GPS導航系統下,
我們來到許多格友介紹的「桃米生態村」。
經桃米派出所警員的指示之下,很快找到網路最夯的「紙教堂」。
埔里‧桃米生態村在新故鄉文教基金會的安排之下,
將日本阪神大地震後象徵重新再起、
社區整合…的鷹取Paper Dome紙教堂運回台灣‧
埔里的桃米社區「重新再起」,由58根紙管立起的紙教堂,在97年9月21日將正式啟用。
當天舉辦「九二一地震十週年的紀念會」,
教堂外有許多工作人員在籌備「演唱會」的活動。
組合屋車上有許多「青蛙」學習資料,
可以掀開揭示板,找尋正確的答案。
桃米村經歷九二一大地震後,
在基金會的協助之下,在紙教堂旁興建「Paper Dome新故鄉社區見學園區」,
規畫搭配各社區農場、食堂,成立農產和藝品交易市集,以見學精神,
讓園區成為「藝之地」、「學之房」、「工之坊」的美麗園地。
桃米除了遠近馳名的紙教堂外,
這裡最得意的地方,擁有大自然的生態寶藏。
可以讓人享受田園生活。
告別此處,與友人相會合後
我們將沿著蜿蜒的山路,先到達海拔一千一百四十八公尺的「霧社事件紀念碑」。
佌處可以欣賞青山綠水~~
看看美麗的碧湖和抗日英雄莫那魯道雕像。
有人問~~~
說真的,七月中旬安排一趟南投清境之旅後,
我和孩子們到香港廣州體驗自助行的樂趣,暑假的旅程也劃下句點了!
開學了!孩子們已經將心放在書本上了!我也恢復正常的作息了!
至於下次旅程可能要等寒假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