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月十四日大年初一,我在台北天氣晴

 

大年初一全家人的行程近幾年來都是一成不變的,

 

在善導寺拜完年後,兵分兩路各自找尋喜愛的路線

 

我家兩個小孩搭捷運板南線前進市府站,到信義計畫區看書‧買書‧逛街去

 

我和OGS和往年相同前進龍山寺祈福拜拜

 

這次改變路線圖,決定走路前進艋舺,深入走入市區

 

從忠孝東路華山市場出發,第一站到達公園路的「歷史博物館」。

 

 

二二八公園〈台北新公園〉的角落,

 

多一份寧靜,只有少許遊客在此賞櫻拍照

 

 

衡陽路上的公園號,

 

過年期間也是歇業休息。

 

小時候每到重慶南路逛書店時,一定買杯酸梅湯喝。

 

 

再沿著重慶南路往南的方向前進,

 

總統府前只有衛兵站崗,並沒有太多路人甲和路人乙。

 

 

沿著貴陽路前進南門方向,

 

步行的最大好處,發現在博愛特區裡

 

有許多造型特殊、外觀美麗的建築物。

 

原來這是「台灣高等法院民事庭大樓」

 

 

再往中華路南段前進的路上,

 

這就是「國軍歷史博物館」,著名的吃到飽100元早餐就在此。

 

過年期間,台北的城中和博愛特區反而多一份寧靜和悠閒。

 

 

經過中華路後,走進萬華舊社區。

 

在老松國小旁〈曾是台北市最多人口的小學〉就是拍攝艋舺的熱門景點。

 

剝皮寮因為電影之關係,湧進不少遊客。

 

為了協助電影「艋舺」的原汁原味,

 

台北市政府協助將剝皮寮舊址重建,成為文化園區;

 

並兩度協助萬華封街拍攝街頭打鬥戲。

 

 

很久不見的歌仔戲,

 

路人甲和路人乙坐在長板凳上看戲。

 

令人聯想小時候廟會的情景。

 

 

剝皮寮內的景點,

 

舊式的店面如:時鐘店、冷飲店等都是大家朝聖的景點。

 

街道內少不了街頭藝人。剪紙、吹薩克斯風等將巷弄間點綴更熱鬧。

 

艋舺,又稱文甲,平埔族語「Moungar / Mankah」,

 

台北三市街之一,今名萬華,為台北市發源地。

 

其最古老市街在紗帽廚番社的故址大溪口,即今之貴陽街與環河南路口。

 

清朝雍正元年(1723年),福建泉州三邑之晉江、南安、惠安人士渡海來此地搭建茅屋數棟,販賣蕃薯為生,而漸成小村落,稱為「蕃薯市」。

 

由於當時平埔族人係以獨木舟自淡水河上游載運農產品與漢人交易;

 

平埔族人稱「獨木舟」為艋舺,此為艋舺地名之由來。

 


 

斗大的「收驚」兩字,

 

感覺回到遙遠古老的年代。

 

剝皮寮內除了販賣些手工藝品‧小吃之外~~

 

還提供不少展覽。

 

為了配合「2010年台北國際花卉展覽會」,

 

在此推出以「花」為主題的樂色時裝秀。

 

「花」當然是這個展館裡的要角,和流行館一樣建材的「寶特瓶水晶磚」堆疊在一起,

 

中間放上花的裝飾,就成了一件大型藝術品;

 

舊衣、粽葉、打包帶、乾燥花、塑膠袋、樹葉、包裝棉紙、園藝網、寶特瓶、布旗等元素

 

經過巧手組合在一起,就成了一場精彩的流行時尚秀。

 

 

還有剪紙的攤位,

 

販賣一些書籍和剪紙作品。

 

新年期間~~

 

剝皮寮也少不了財神爺。

 

希望虎年365天大家都賺錢或者中頭獎

 

 

台北城四個城門的典故~~

 

東門、小南門、南門、北門;也是中華民國一級古蹟。

 

這四座城門範圍內,就是昔日的台北城;稱為「城中」或「城內」。

 

「鹹粥」已經成為萬華地方小吃,

 

電影中出現的「周記肉粥店」,就在剝皮寮老街對面。

 

 

茶室、當鋪、攤販曾是萬華的地方特色。

 

這樣的西藥房~~

 

在台北市街頭已經找不到第二家了

 

看到屬於自己年少時的電影名稱「小畢的故事」

 

艋舺電影海報,

 

出現在艋舺許多角落

 

也成為喜愛攝影者拍攝的景點

 

康定路及廣州街交叉口上還有永豐銀行,

 

已經把整棟建築佈置成跟老街一樣的style,旁邊有新竹肉圓。

 

「永豐銀行」的景點,成為最夯的拍照景點,

 

多少年輕美眉在此拍照留念。

 

 

沿著廣州街前進,

 

準備下一個拍攝景點,也是萬華地區的地標。

 

 

新年期間的龍山寺,人山人海水洩不通;

 

加上電影「艋舺」上演期間,湧進人潮比往年多出許多。

 

 

沿著萬華地區路標指示~~

 

前進艋舺第三個拍攝景點貴陽街和西園路口交叉處「青山宮」牌坊。

 

 

建立於西元1854年,供奉靈安尊王又稱青山王。

 

現為台灣第三級古蹟。

 

 

貴陽街附近的巷弄~~

 

留下許多特色的建築物。

 

 

沿著康定路前進~~

 

我們發現第四個拍拍攝景點「清水祖師」。

 

列為台灣三級古蹟之一。

 

 

廟口幫拍攝景點~~

 

連艋舺海報場景也是此處。

 

這也是在艋舺壓馬路的最後一站。

 

 

沿著康定路往北前進,

 

我們走進年少時代最愛的「西門町」

 

西門町曾是台北的電影街~~

 

想當年十七八歲最喜歡和同學約到西門町的麥當勞‧萬國戲院‧國賓戲院見面

 

這裡已經規畫成<西門町徒步區>,

 

兩側還是張貼最夯的電影海報。

 

西門站也是以前的西門圓環~~

 

年少時喜歡在週末到此晃晃,

 

有沒有看電影‧有沒有逛街買東西‧都不是重點

 

反正到此「壓馬路」是七十年代青少年最夯的活動之一

 

走進西門町的「阿宗麵線」大排長龍,

 

沒有提供座位和桌子,每個人捧著碗吃也成為這家店的特色。

 

漫步台北城,腳步放慢,細心觀察,台北城曾是多少年輕學子的共同回憶

延伸



2009廣州街的台灣美食

 

 


2008
捷運之旅~~~善導寺和龍山寺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紅姊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