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月二十七日我們在新加坡第三天行程,
走的最多最遠同時也是最熱的一天。
離開阿拉伯區,依循著地圖指示走過幾條大大的馬路後,
天氣實在太熱了!
我們的雙腳真的有點累了!
看到這樣傳統的印度小吃店,決定先休息一下
好好品味印度拉餅和印度拉茶
印度拉餅好吃的秘訣~~
就是加點印度咖哩醬。
印度咖哩是由許多醬料調配而成。
印度拉茶既是一門藝術,也是一門科學。
利用兩個杯子把茶“拉”來“拉”去,拉得高高的以製造出泡沫。
之所以要“拉”茶,乃因為他們相信有助於完美地混合煉乳於茶中,從而帶出奶茶濃郁的茶香。
印度拉茶有一種很獨特的濃醇香味,好喝的無法形容!
尤其在炎熱的天氣,喝著冰冰涼涼的拉茶感覺超讚
休息後,不管路途多遙遠?
決定再好好往前走
在小印度區,也有座純白建築的教堂。
在巷弄間閒逛後~~~
手中的地圖~~
印度廟最特別的地方~~
神廟也是一種模仿宇宙的等級結構,
按照印度神話宇宙包含著三個世界:
大地(bhu),大氣或以太(bhuvar)以及天堂(syar)。
寺廟的基础是大地,
其垂直的構造是大氣或者中部空間,而塔代表著天堂;
大地是古人,也就是祖先的居所;
大氣是人的居住領域,
天堂是神的住所。
當神居住在黑暗聖殿核心時,宇宙在外墻(outer walls)上的日光之中展現出其所有的多樣化形式。
有許多這樣的攤販~~~
一串串的香花和祭品。
歐美觀光客慕名到印度廟的人數也不少。
進入印度廟前~~
必須脫鞋進入,聽說太好的鞋子往往會不見了!
盡可能不要穿太高貴的鞋子來印度廟,以免遭竊
脫鞋代表尊敬之意,
大門前有許多鈴鐺,進入寺廟前需搖搖鈴
讓神明知道你進來了!
進入印度廟後~~~
正好舉行祭典儀式。
好奇的我們也圍在旁邊觀望。
兩位祭師在中間~~
旁邊圍著許多印度人,
等著祭師給予祈福。
祭師發給每位信眾一團飯,
在印度教中是左手為不潔,
需用右手拿取食物。
有些信徒領取白飯後~~
好像將米飯點入眼睛旁。
印度教是印度的傳統宗教,
與佛教也頗有淵源,
它在約公元前2000年隨著雅利安人進入印度而興起的,
起源於上古的原始崇拜和巫術。
一般認為,印度教源於古印度吠陀教及婆羅門教,
大約在9世紀,印度史上著名的改革家商羯羅吸收了佛教和耆那教的某些教義,
對婆羅門教進行改革而形成了印度教。
另一說法稱,印度教是大約在公元前1500年至前600年間,
逐漸演變成吠陀教,最後發展成婆羅門教,即今天的印度教。
祭典結束後~~
兩個祭師拿著紙張不知討論什麼
據說拍照之前,需徵求他們的同意。有時會遇到要求付小費。
小印度區的印度廟,不需要額外付費拍照。
在牛車水的印度廟,需要付費才能拍照喔!
印度教中婦女們其中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弘揚母性。
懷孕的每一個階段直至孩子的出生都將有神職人員伴隨和保護,
保證孩子和母親的身心健康。
過去婦女們要儘可能多的孕育孩子,以保證整個家族的安全和生存。
放在廟後的祭品~~
祭典結束後~~
整個下午也是印度廟休息的時間。
離開之前,別忘了搖搖鈴讓神明知道你要走了
這次拜訪印度廟的時間真的很幸運,
遇到中午的儀式,拍下許多珍貴的畫面
和大家分享印度教的祭典。
還有我們在小印度區所見所聞,只好留到下篇和大家分享了
留言列表